促成港大公開演講 幕後推手顏福貞謙稱是靈鷲人共同成果




面對地球生態危機,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近年積極推廣靈性生態理念,透過活動、閉關、法會、展覽、論壇等不同形式,致力推動「靈性覺醒」運動,5月中旬在香港大學辦理「心道法師與您談心、找心、安心~用靈性的智慧愛生態」演講會,受到各界肯定。促成這次活動的幕後推手顏福貞師姐,不敢居功,謙稱是大家共同成就的結果。
福貞師姐全家都是心道法師的弟子,皈依超過20多年了,是一個典型的佛化家庭。她表示,香港還是有很多人不太認識師父(心道法師),加上現代香港年輕人種種原因下都失去了自己的心,更需要找心、安心。對環境保護、地球生態的觀念,停留在很粗淺的階段,不知該怎麼從靈性的智慧去愛生態,非常期盼師父有機會到香港,啟發大家重新認識生態及如何用愛守護地球。
爭取師父香港演講弘法過程中,師姐遇到許多善緣和各種挑戰。籌辦活動前期,原本一頭霧水不知該從何處下手,但發了承擔的願力後,說也神奇,接下來的關卡竟一一突破。
她說,一開始,先去香港大學參加一些佛學講座,與佛弟子交流過程中,她就提及有意邀請師父到香港分享理念的計畫,獲悉要具有港大學生身分才有預約場地的資格。感覺在山窮水盡時,感恩菩薩加持與指引,有幸獲得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CBSAA)和多個團體投票通過,確定可以在黃麗松講堂舉辦這場活動。
這次港大演講能夠順利圓滿,邀請到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及旭日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勳開幕致詞,吸引爆滿人潮參加,還有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李焯芬教授蒞臨支持。福貞師姐特別感謝一切善緣、香港講堂監院妙行法師帶領,和所有志工不分你我,鼎力協助場佈,邀約貴賓蒞臨讓活動增色,不同領域的參加者早早在網路完成報名。
她認為,師父的演講主題,蘊含他對地球永續發展的深刻思考和無私奉獻。師父的演講,傳遞的修行智慧,著實令人敬佩。師父不畏奔波辛勞,到場分享獲取內心平靜的珍貴方法,藉由禪修找回自我,這是一份寶貴的禮物,也正突顯師父的慈悲與智慧。
師姐分享她最有感的是,師父教導的簡單禪修四步驟,從安靜下來,以開放、平靜的心,觀照大自然,感受大地、山川、萬物的脈動,不分彼此的連結。在過程中,慢慢領悟到萬物皆是生命,都值得我們用愛去對待。其次,要將這份愛與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個細節,抱持珍惜和尊重的心態,對待每一件物品,或與他人互動。例如:購物優先選擇環保、可再生的產品,和家人朋友相處,多用同理心理解對方,用愛心支持彼此。
她從師父的一言一行,從禪修及法教中,感悟到「不分彼此」的大智慧,響應師父靈性生態理念,要真正做到和萬物共存,共同維護地球家園,就需要循序漸進養成珍惜自然、愛護萬物的良好習慣,期盼實踐修行的道路上,以師志為己志,為地球永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號召更多有緣人共同建設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
妙行法師讚歎靈鷲人的同心同願,觸動彼此智慧才能突破種種考驗,一起共同成就這場有意義有高度、深度的講座!
文/王蘭英
圖/顏福貞提供
福貞師姐全家都是心道法師的弟子,皈依超過20多年了,是一個典型的佛化家庭。她表示,香港還是有很多人不太認識師父(心道法師),加上現代香港年輕人種種原因下都失去了自己的心,更需要找心、安心。對環境保護、地球生態的觀念,停留在很粗淺的階段,不知該怎麼從靈性的智慧去愛生態,非常期盼師父有機會到香港,啟發大家重新認識生態及如何用愛守護地球。
爭取師父香港演講弘法過程中,師姐遇到許多善緣和各種挑戰。籌辦活動前期,原本一頭霧水不知該從何處下手,但發了承擔的願力後,說也神奇,接下來的關卡竟一一突破。
她說,一開始,先去香港大學參加一些佛學講座,與佛弟子交流過程中,她就提及有意邀請師父到香港分享理念的計畫,獲悉要具有港大學生身分才有預約場地的資格。感覺在山窮水盡時,感恩菩薩加持與指引,有幸獲得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校友會 (CBSAA)和多個團體投票通過,確定可以在黃麗松講堂舉辦這場活動。
這次港大演講能夠順利圓滿,邀請到香港佛教聯合會會長寬運大和尚及旭日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勳開幕致詞,吸引爆滿人潮參加,還有香港大學前副校長李焯芬教授蒞臨支持。福貞師姐特別感謝一切善緣、香港講堂監院妙行法師帶領,和所有志工不分你我,鼎力協助場佈,邀約貴賓蒞臨讓活動增色,不同領域的參加者早早在網路完成報名。
她認為,師父的演講主題,蘊含他對地球永續發展的深刻思考和無私奉獻。師父的演講,傳遞的修行智慧,著實令人敬佩。師父不畏奔波辛勞,到場分享獲取內心平靜的珍貴方法,藉由禪修找回自我,這是一份寶貴的禮物,也正突顯師父的慈悲與智慧。
師姐分享她最有感的是,師父教導的簡單禪修四步驟,從安靜下來,以開放、平靜的心,觀照大自然,感受大地、山川、萬物的脈動,不分彼此的連結。在過程中,慢慢領悟到萬物皆是生命,都值得我們用愛去對待。其次,要將這份愛與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個細節,抱持珍惜和尊重的心態,對待每一件物品,或與他人互動。例如:購物優先選擇環保、可再生的產品,和家人朋友相處,多用同理心理解對方,用愛心支持彼此。
她從師父的一言一行,從禪修及法教中,感悟到「不分彼此」的大智慧,響應師父靈性生態理念,要真正做到和萬物共存,共同維護地球家園,就需要循序漸進養成珍惜自然、愛護萬物的良好習慣,期盼實踐修行的道路上,以師志為己志,為地球永續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號召更多有緣人共同建設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
妙行法師讚歎靈鷲人的同心同願,觸動彼此智慧才能突破種種考驗,一起共同成就這場有意義有高度、深度的講座!
文/王蘭英
圖/顏福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