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您聽

認識我們

上院三景

靈鷲山無生道場成立於西元1984年,由開山和尚心道法師所創,座落台灣東北角風景線上。從台北沿著福隆火車站往宜蘭方向的濱海公路前進六百公尺左右,是靈鷲山分院「聖山寺金佛園區」,為本山宗教文化教育園區,主殿供奉三尊經當今泰國國王應允鎔鑄等身分尊的十四世紀素可泰王朝國寶金佛-平安佛、圓滿佛、成功佛,展現現代南北傳佛教重大文化交流之成果,成為靈鷲山在北台灣福隆一帶的心靈地標,也是東北角重要的自然休憩、宗教人文參訪勝地。

聖山寺金佛園區繼續往宜蘭方向約二百公尺的右方是荖蘭山的入山道路,一路山坡挺進直達靈鷲山無生道場的四大名山道場,環山朝山步道盡頭為開山緣起的洞窟一隅,為當年心道法師斷食閉關的「法華洞窟」。這裡,觸目是紅瓦石屋,山間林道的石板路,錯落安置著青斗石雕的五百羅漢,石砌舍利塔林,以及來自斯里蘭卡的第三代「摩訶菩提聖樹」、緬甸白玉石佛像等。諸種象徵修行成就的聖跡聖物,安奉在自然和諧、純樸寧靜、天地壯闊的山海之巔,展現新時代的禪風。靈鷲山為現代社會提供了一處回歸本來、安頓身心的角落,更是為世界展示一處以推動生態倫理、和平教育為特色的心靈聖地。

聖山.聖人.宏願

靈鷲山教團成立後,心道法師提倡以慈悲與禪為實踐宗風,提出「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禪理念,教育信眾要以「般若」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照見自己澄淨的本心,以菩提心來利益眾生,獲得心靈的寧靜與滿足。對於現代人忙碌的生活、虛無的心靈,靈鷲山以「平安禪」為簡易禪法,來引導人心,轉化社會,積極推展「寧靜運動」,亦即讓自己每天「心靈歸零」的平安口訣,幫助忙碌的現代人獲得平靜、充實與快樂的心靈。

弘法與教育,是靈鷲山教團的兩大主軸。以心道法師「生活禪」的生命教育宗旨為出發點,整體志業以生活化、人性化,來傳播「生命共同體」永續平安的生活理念;結合當代心靈與生態環保的共識,讓真理融於生活、普傳後世。

靈鷲山教團以「慈悲與禪」為宗風,展開華嚴的聖山志業,主張「三乘合一」的法教本懷。一般都將佛法傳布區分為南傳、漢傳及藏傳的佛教傳統,其實,「三乘」都是佛度世的方便應化;「三乘法教」也代表了世尊圓滿無礙的宇宙觀與生命教育。

繼「世界宗教博物館」成立以來,靈鷲山教團繼續推動生命教育,致力於復興印度那爛陀的精神,成立世界宗教(和平)大學,集聚各宗教的修行成就者,傳授各宗教的精闢義理及修行法門,傳承智慧與慈悲的真理花果。

法界緣起.悲心周遍-建設華嚴聖山

相傳,古那爛陀,位於中印度王舍城北方。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曾在這裡開演法教,直到龍樹菩薩,歷經諸朝代,逐漸形成偉大的修行聖城,培養無數震古鑠今的傳承祖師。五世紀初的笈多王朝在這個地方建立了伽藍,歷經六代國王不斷增建,鼎盛時期有九寺一門、八十伽藍,聖賢雲集,包括中國的玄奘法師也是那爛陀的留學生。全球化時代下,重現「那爛陀」,象徵真理無礙的法界體現。靈鷲山教團期以復興「那爛陀」的精神,來展開華嚴聖山的道業。

建設聖山主要方向如下:

.總本山建設、聖山寺金佛園區建設
.全球四大閉關及禪修中心建設
.全球講堂中心據點
.華嚴聖山宗教文化教育園區
.世界宗教大學、三乘佛學院、大雨計劃

做一個悲心周遍、內外無障礙的和平「淨行者」

華嚴聖山的志業是「愛與和平、地球家」的永續經營,聖山計畫中關於培養現代行者的內在修煉,在於日常作務、身語心行、待人處事之間,勤行十善業,培養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累積成就的資糧;外在從身邊環保做起,淨山淨水,使自己成為一個內外無礙、解脫自在的和平使者,這就是人人成佛、由凡轉聖的和平道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