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4
法會
讀給您聽

靈鷲山台北講堂修繕落成 《梁皇寶懺》法會同步啟壇

「我們回家了,真開心!」經過6個月的修繕,位於台北市松江路的靈鷲山台北講堂,23日良辰吉時,以現代化、侘寂風、多元視角、身心靈休憩最佳場所的全新面貌重新啟用,由監院法昂法師為佛披袈裟,功德主六塵妙供獻供、供寶瓶、供燈、供花;同時啟建5天的梁皇法會,眾人歡喜同聚講堂共修拜懺,見證殊勝歷史時刻。

一早,台北講堂非常熱鬧,師兄姐們忙進忙出,很高興講堂修繕終於在梁皇法會之前圓滿。台北市中山區長黃鳴鴻、台北市議員顏若芳、林延鳳和中山區中吉里里長林德勝等人也到場祝賀。上午10點40分,法昂法師為佛披上袈裟,莊嚴佛像也莊嚴每個人的內心。隨即由王秀珍、陳華榮、蔡麗瑛、王阿和大德及所有功德主獻供,六塵妙供、供寶瓶、供燈,虔心供養佛法僧三寶,象徵吉祥清淨,代表福智圓滿,祈願佛光普照,燈燈相傳、續佛慧命,地球平安、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禮敬諸佛   六塵妙供以靈性生態為主軸

靈性生態就在法會妙供中!六塵妙供就是把世間珍貴的六種寶物供養諸佛,表達對諸佛菩薩聖眾最高的敬意,今年六塵妙供以靈性生態為主軸,綠色包裝、友善環境、再生永續,包括:野琥珀(琥珀糖)、野草茶、活動布旗旗幟製成的專屬環保餐具袋、輪花皿&雨花石、有機黑米細麵、聖木,還有利用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紗線織成的環保包巾。將對人、對土地、對一切萬物的崇敬與感謝,轉化為敬獻諸佛菩薩的妙供與禮敬,把靈性生態落實在生活中,期望地球和人類永續。

法昂法師說,修繕後的講堂,有更寬廣、敞亮的空間,氛圍、設計感十足,陽光漫射進入莊嚴的佛堂,塑造出沉靜明亮的空間感,希望透過空間景觀、視覺造型,具象傳遞佛陀教法及菩薩的慈悲與莊嚴。

佛堂裡,由木頭燒製而成的金剛牆,是弘一大師的字跡,可以靜靜的讀誦《金剛經》;旁邊小禪堂可以抄寫《心經》、香篆,或靜坐禪修沉澱身心;走出佛堂,大面經書牆映入眼簾,可以請一部和自己相應的經書;重新設計的大書櫃,包括:靈鷲山出版的書籍、佛教經典、視覺的出版品、小朋友的繪本應有盡有,設計非常貼心。

團隊超強凝聚力   活動未因修繕停辦

講堂所有的課程、活動,不管是茶道班,還是瑜伽課,都可以利用「多功能區」,釋放忙碌深層壓力與情緒,回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旁邊小小的談話區,牆上掛著「心禪寂靜.道法恒傳」的墨寶,多樣化的廳堂與角落,讓身處都市叢林的會眾,有一處安身立命、靈靜沈澱、精進學習、舒壓身心、互相交流的好所在。

講堂以分時分段方式修繕,台北市A區執行長李蓓涓說,講堂修繕這半年間,所有的活動沒有場地可用,大家在不同的外借場地裡穿來串去,要協調適應的人事很多,很感動團隊和十方善信的凝聚力,包括:般若課程、願委活動、還有茶道班上課,以及各式各樣的大小會議,所有活動從來沒有中斷,信眾也都跟著跑來跑去的,在不同場地,歡喜參加各種活動。感謝團隊細心認真,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家同心接手補位,才能圓滿成就所有。

《梁皇寶懺》教導世人發菩提心、修慈悲心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講堂23日啟至27日共5天,共修拜懺《梁皇寶懺》。《梁皇寶懺》是佛教經典中的「懺王」,是教導世人發菩提心、修慈悲心的經典,在經卷中懺悔過去犯下過錯,並至誠悔改,洗滌往日所造諸惡業,也為親人祈福消災。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說:「懺悔,就是如實地面對自己,面對自己內在的種種問題,發自內心虔誠地懺除悔過,真正地懺悔,將內心完全放下,得到舒服。」虔心懺己業,慈悲利眾生!以拜懺洗滌身心、為自己、為家人,懺除今生和宿世以來,因無明結下不善的緣,透過真誠懇切的懺悔、皈依、發願、回向,發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增加更多的福德智慧。

文/柯玫如
圖/靈鷲山台北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