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3
分享
讀給您聽

華嚴法會唱誦利人天 清淨梵唄 同圓種智 共願成佛道

梵唄,是佛門中讚詠歌頌佛德的音聲,結合了音韻和誦經,通過旋律和節奏來增強經文的表達力和攝受力。梵,清淨離欲; 唄,指歌詠讚誦,梵唄兩字加起來就是清淨的佛誦。

清淨的梵唄具有殊勝功德,《十誦律》中,佛陀讚許跋提比丘:「聽汝作聲唄,唄有五利益:身不疲極,不忘所憶,心不懈惓,聲音不壞,諸天聞唄聲,心則歡喜。」

《南海寄歸傳》裡也記載有唱誦梵唄的6種功德:「能知佛德深遠,能體悟佛法,能令舌根清淨,能得胸臟開通,能處眾不惶不懼,能長命無病。」
 
每年靈鷲山華嚴法會中,《起梵腔白》及《華嚴42字母》的梵唄,是非常令大眾感動的,每每隨著法師清淨的音聲,皆能引領與會大眾契入華嚴法會的殊勝。領眾唱誦《起梵腔白》超過10年的大康法師分享殊勝之處 ; 淨華法師也分享《華嚴42字母》的法義。
 
口唱誦 意觀想 《起梵腔白》唱誦有要領
 
「遮那妙體 ,遍法界以為身, 華藏莊嚴,等太虛而為量」《起梵腔白》講述佛陀成道及整部《華嚴經》的內容,引領信眾進入法界。參與者在拂曉之際,唱誦《華嚴經》主文之前,聽到如此莊嚴的法音及宏願,內心也會開闊而進入佛世界的莊嚴。 
 
大康法師說,古時寺廟唱誦《華嚴經》前,主法者需先用梵腔獨唱一段《華嚴經》中的偈子, 讚頌經典,這就是《起梵腔白》。因為是一個人引領大眾,一開始,他唱《起梵腔白》也是心懷虔誠,漸漸熟悉後,能更專注在唱誦上。法師強調,唱《起梵腔白》時,中氣要足,聲音要圓潤,口在唱,意要隨著觀想經文,這樣才攝受,從而產生功德力,引領信眾在專注中進入經文中的境界。
 
法師也提到,唱誦《起梵腔白》必須要有高度的專注力,因此通常僧眾出家3~5年後才能學習唱誦《起梵腔白》,因為經過幾年的修行,僧眾已建立起穩定的心性,更能唱出它的莊嚴殊勝。
 
有信眾跟大康法師分享,有時一早起來精神不濟,但是一聽到《起梵腔白》的唱誦,精神就振奮了,可以專注唱誦,並且在清淨磁場中感受到正能量。大康法師說,這就是進入到法的境界,放下煩惱,身心自在,內心油然生出安定與喜悅。
 
42字妙陀羅,梵韻滿娑婆,法界沐恩波
 
淨華法師提到,《華嚴經》中的42字母,又稱為42陀羅尼,是善財童子拜訪的五十三位善知識中,第44位善知識-善知眾藝童子所成就的《字智解脫法門》,其內容字義幽玄,至誠唱誦,功德無邊,廣利人天。每當唱誦華嚴字母前,會有一段華嚴字母讚, 練唱時,透過長老法師帶領才能把音發得準確,多年來,靈鷲山華嚴字母的傳承與修持,是依廣慈老和尚的古韻如法誦持的。
 
華嚴字母的每個字,都是有意義的,在漢譯佛法的最初,對於有甚深意義的陀羅尼,譯師不會把它翻譯出來,而會保留陀羅尼的原始發音,用漢文的對音表達出梵文的音聲。陀羅尼意思是「總持」,不管字數多還是少,用一個很簡單的字就「能遮」,可以收攝無量的教法。
 
舉例來說,42字母,唱到「阿」字時,即悟菩薩勝威德力,顯示諸法本無生義,能甚深入般若波羅蜜門;唱「波」字時,即悟諸法平等,普照法界;唱「左」字時,即悟一切法遠離生死。
 
華嚴字母也可以理解為42種清淨的梵音音聲,是一切字的根本,有著殊勝的加持力,加上音聲非常悠揚、柔美,當人很專注,心也很清淨,即便看不懂字義,只要唱出和合相應清淨的梵音,特有的旋律、音韻會遍滿整個娑婆世界,引導大眾得到42字陀羅尼的加持,進入法界的體性,進而感受「法界沐恩波。四生九有,同登華藏玄門;八難三途,共入毗盧性海。」的殊勝莊嚴境界。
 
靈鷲山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曾開示,華嚴字母就是《華嚴經》體、相、用的音聲,能夠持誦、聽到《華嚴字母》的音聲,就可以清淨身口意三業,也能夠發起無量的願力、慈悲,成就「同圓種智」。所謂「同圓種智」,就是跟佛的智慧一樣,能夠發起跟佛一樣的願力跟信心。
 
每年華嚴法會,信眾齊聚聖山,悠揚梵唄聲中,虔誠共修《華嚴經》,字字句句音聲串起每個清淨當下。華嚴法會的殊勝不僅在於一聲聲的唱誦,更在於與諸天的共鳴,乘載無量眾生的慈悲願力,成就無邊法義。藉此殊勝法筵,願一切眾生同登華嚴法界,同圓種智,共成佛道。
 
 
文/張育寧
圖/文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