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執事法師 分享靈鷲山開山鐵桶精神
常存法師:
靈鷲山確實是靠朝山起家的,朝山的人非常踴躍,當時三重分會好幾位師姐,都非常有號召力,能帶10幾台遊覽車的人到山上朝山,當時山上非常簡陋,根本沒有什麼地方讓大家坐,於是臨時搭起了草棚,有時碰到下雨漏水,碗裡吃的乾麵都變成湯麵。那時有一位李師兄找我,「他說,法師啊,你們連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都沒有,好可憐喔﹗我決定捐出善款20萬。」這是我收到的第一筆大善款,非常感動。
恆傳法師:
早期山上物資缺乏,準備一星期的菜要過年,到大年初一就吃完了,師父指示趕快連絡林炳榮師兄和蔡木花師姐,林師兄就把家裡冰箱所有的菜都清出來,隔天帶著滿車的菜回山,我真的充滿感恩和感動。
當時山上也沒有交通工具,所有的交通工具是阿雪師姐一肩挑,就算三更半夜也平安把師父載回山。阿雪師姐的3個小孩就放山上由法師們幫忙照顧,最小的則抱在手上跟著師父出去弘法,司機肩捆工,爬了3百多個階梯,把信眾所供養物資帶回山,當時畫面歷歷在目。
淨念法師:
早期信眾持〈大悲咒〉、努力朝山,當時靈鷲山的路不好走,他們不論烈日當空還是刮風下雨,就這樣三步一拜,有時拜下去全身都是泥漿,連鞋子都拔不起來,不受時間、空間和天氣的限制,一心朝拜,為的就是上山得到師父的開示和加持。山上沿路一尊又一尊的5百羅漢,見證了這群靈鷲山弟子精進不懈的開山精神。圖/文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