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3
分享
讀給您聽

以慈悲連結地方的基隆講堂

基隆,又名雞籠,往昔為凱達格蘭族的居地。明代中期,開始有漢人移居,從事漁業貿易活動。至清代中期,方有大量福建漳州、泉州移民遷徙,進行大規模開墾;但因生活習慣、信仰與農界劃分、水源灌溉等糾紛,兩地移民發生長期械鬥,冤死者無數。後於1856年由雙方頭人出面協調,蒐集骸骨,建老大公廟予以祭拜,開始雞籠中元祭的前身,延續至今,已有160年歷史,每年雞籠中元祭已成為「國家文化資產」,為基隆民間重要宗教活動。 基隆,基地昌隆 1875年,牡丹社事件發生,清廷開始重視台灣,將「雞籠」改名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日治時期,因戰略及經濟考量,積極建設基隆,為日後發展奠下基礎,其中以基隆港建設為重點。基隆港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兼具軍港、商港等多項功用,為優良的深水港灣,從日治時期起,基隆港即為北台灣海運樞紐,也曾是台北對外門戶。 基隆也是縱貫鐵路及中山高速公路的起點,對外交通方便,在經濟上、生活上與台北都會區聯繫緊密。不過隨著台灣經濟型態的轉變,以及航空運輸的興起,基隆港的貨物運輸已無以往繁榮,至今日,基隆積極進行都市轉型,從原本以貿易轉運為主的產業模式,轉型成為以觀光、親水休閒取向為主。 緊鄰基隆港的基隆講堂,座落於基隆市政府與文化中心附近,位於商區樓頂,可坐觀美麗的基隆港景,俯覽公園景致,景色宜人。講堂內,供奉著擁有百多年歷史的藏傳千手觀音法相,樓上壇城則供奉著莊嚴的金佛;兩旁有迦葉、阿難尊者為脅侍,背牆則以紅色系為主,繪有天人獻供,講堂牆上更有《金剛經》經文書寫其上,除了將靈鷲山三乘合一理念完整呈現,更讓來訪信眾感受到佛法的莊嚴,心生攝受。 基隆講堂為靈鷲山歷史最悠久的講堂,其創立源於1990年6月27日,心道法師在基隆文化中心連續舉辦兩場「菩薩活在人間」的佛學座談,這是靈鷲山開山和尚心道法師首場對外的大型開示,現場座無虛席,反應熱烈。當地信眾被心道法師苦修實證經歷所感動,由原本互不相識,因為追求佛法的一念善心,從而匯聚成虔誠精進學佛的佛弟子,成立基隆分會,開始有了固定的共修場所,慢慢發展成現今的基隆講堂。 地方的佛教信仰中心 草創時期的基隆分會,起初落腳在七堵信眾提供的位於頂樓的鐵皮屋,儘管環境克難,卻擋不住眾人學佛的拳拳之心,仍舊有許多人前往禮佛、共修。藉由舉辦水懺、共修等法會活動及各種佛法課程,以及多位發心弟子的努力,慢慢將分會規模擴大,最後於2004年12月在現今講堂之處舉行開光大典,成為基隆地方的佛教信仰中心。 基隆講堂深耕地方多年,積極參與地方事務、做好佛法傳承,就像屹立於基隆港口的基隆燈塔一樣,照亮地方與社會居民的心燈,為社會與地方盡最大一分心力,做了許多與地方緊密連結的奉獻與服務。 其中,以每年於清明節前夕啟建之清明懷恩大法會最為重要,以共修《地藏經》為主,並舉行三大士燄口,追思先人與超度亡者,如在二二八事件被殺害棄屍於田寮河的冤魂、埋葬於法國公墓的清法戰爭時不幸戰亡的法國軍人等無祀孤魂,同時也結合提供醫學資源、舉辦義診及關懷老人等社區服務,利益當地居民。 而每年於農曆七月舉行的雞籠中元祭亦為基隆講堂與地方的重要連結。雞籠中元祭原為祭拜漳泉械鬥的犧牲者,具有族群和諧以及生命和解之意涵,與靈鷲山開山和尚心道法師的包容族群、多元共生的理念相合,且在傳統佛、道教的教義中,農曆七月本蘊含慈悲與孝道的精神,而非是諸事不宜、令人恐懼的鬼月,反倒是心懷慈悲、與眾生解冤解業、追思先人親友的吉祥月。 因此,基隆講堂積極參與雞籠中元祭,並承接放蓮花水燈的祈禱活動,每年都於基隆港旁的田寮河畔及海洋廣場帶領大眾灑淨、祈安,並施放水燈以思念親人、祭祀孤魂野鬼,象徵為鬼道眾生引路,返回陽間接受供奉,亦代表了對鬼道眾生的慈悲與尊重。希望藉由點燈,將燈置於河中,水燈沿流而去,對親人的思念也能如流水般逐漸放下,並且給予祝福;同時也心懷慈悲善念,願孤苦無依的鬼道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基隆講堂成立至今已十餘年,秉持著對上師的願心,一直以來,弘揚佛法、關懷地方不遺餘力。除了開設共修、佛法概論、平安禪、四期教育等課程,還有例行法會活動,如慈悲三昧水懺、梁皇寶懺、瑜珈燄口施食等,以及定期舉辦朝山、讀書會、大悲咒共修、禪修等活動,期盼能將佛法傳播於大眾,發揮更多佛法教化與生命教育的功能。 文/文獻中心(本文轉載自有緣人第2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