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博物館交流團訪梵諦岡 參與全球信仰對話
以「愛與和平」為核心價值 實踐跨越藩籬的心靈連結
10月25日清晨,由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與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參與的宗教交流代表團,從台灣啟程前往梵諦岡,參加由聖座宗教交談部主辦的「宗教交談60周年國際慶祝會」。此次為期八天七夜的旅程,期盼透過宗教與文化交流,促進世界和平與人類心靈的連結。
出發前,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叮囑團員,此行的意義在於以「慈悲與真誠」為基礎,開展跨宗教、跨文化的友善對話。以平等與尊重的心面對多元信仰,並透過真摯的交流,凝聚共同關懷世界與人類的力量。
此次前往梵諦岡,受到許多宗教界友人協助,包括梵諦岡駐中華民國大使蒙席馬德範(Stefano Mazzotti)、教廷跨宗教對話部副秘書長鮑霖神父(Fr. Paulin Kubuya)、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執行秘書林之鼎神父等人,進行多場富含文化意義與人文精神的對談與互動。團隊成員一致認為,這樣的相遇不僅是宗教間的對話,更是心靈層面的相互啟發,象徵「愛與和平」從理解開始。
今年適逢聖年(禧年)是天主教一個重大的宗教慶典,每25年舉行一次,教宗會開啟4座「聖門」,讓信徒通過朝聖獲得赦罪和大赦。其核心意義是天主對人類的恩典,促進信仰和團結,並且具有赦免債務、釋放奴隸的原始社會和宗教意義。
行程中,代表團特別前往聖母大教堂,向已故教宗方濟各致意。由顯月法師代表心道法師暨團隊獻上白玫瑰,表達深切的懷念與敬意。
顯月法師表示,心道法師與方濟各生前情誼深厚,兩人因共同關懷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而結緣。心道法師對方濟各一生奉獻於信仰與人道的精神,始終深表敬佩。
他進一步說,方濟各以慈悲與謙遜為世人所景仰,以簡樸生活實踐信念,關懷貧困與弱勢,並積極推動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體現「為窮人服務的教會」理念。透過愛與行動喚醒人心,其無私精神超越宗教界線,成為啟發全球良知與和平的典範。
隨行團員洪麗娟師姐深受感動地認為,現今世界動盪、災難頻仍的時代,方濟各所展現的仁愛與寬容精神令她敬佩。她說:「不論信仰什麼宗教,其核心都是愛與關懷的實踐,我願意將這份力量延續下去。」
此次交流不僅深化了台灣與國際宗教界的互動,也展現了世界宗教博物館推動跨宗教、跨文化與人道關懷的努力。代表團以實際行動呼應創辦人心道法師「愛與和平」的理念,並以「尊重、包容、博愛」的精神,期望為世界帶來更多理解、善意與希望。
文、圖/李依如
出發前,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叮囑團員,此行的意義在於以「慈悲與真誠」為基礎,開展跨宗教、跨文化的友善對話。以平等與尊重的心面對多元信仰,並透過真摯的交流,凝聚共同關懷世界與人類的力量。
此次前往梵諦岡,受到許多宗教界友人協助,包括梵諦岡駐中華民國大使蒙席馬德範(Stefano Mazzotti)、教廷跨宗教對話部副秘書長鮑霖神父(Fr. Paulin Kubuya)、宗教與和平協進會執行秘書林之鼎神父等人,進行多場富含文化意義與人文精神的對談與互動。團隊成員一致認為,這樣的相遇不僅是宗教間的對話,更是心靈層面的相互啟發,象徵「愛與和平」從理解開始。
今年適逢聖年(禧年)是天主教一個重大的宗教慶典,每25年舉行一次,教宗會開啟4座「聖門」,讓信徒通過朝聖獲得赦罪和大赦。其核心意義是天主對人類的恩典,促進信仰和團結,並且具有赦免債務、釋放奴隸的原始社會和宗教意義。
行程中,代表團特別前往聖母大教堂,向已故教宗方濟各致意。由顯月法師代表心道法師暨團隊獻上白玫瑰,表達深切的懷念與敬意。
顯月法師表示,心道法師與方濟各生前情誼深厚,兩人因共同關懷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而結緣。心道法師對方濟各一生奉獻於信仰與人道的精神,始終深表敬佩。
他進一步說,方濟各以慈悲與謙遜為世人所景仰,以簡樸生活實踐信念,關懷貧困與弱勢,並積極推動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體現「為窮人服務的教會」理念。透過愛與行動喚醒人心,其無私精神超越宗教界線,成為啟發全球良知與和平的典範。
隨行團員洪麗娟師姐深受感動地認為,現今世界動盪、災難頻仍的時代,方濟各所展現的仁愛與寬容精神令她敬佩。她說:「不論信仰什麼宗教,其核心都是愛與關懷的實踐,我願意將這份力量延續下去。」
此次交流不僅深化了台灣與國際宗教界的互動,也展現了世界宗教博物館推動跨宗教、跨文化與人道關懷的努力。代表團以實際行動呼應創辦人心道法師「愛與和平」的理念,並以「尊重、包容、博愛」的精神,期望為世界帶來更多理解、善意與希望。
文、圖/李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