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0
交流
讀給您聽

台梵宗教交流新頁 宗博館代表拜會教廷大使賀忠義

為持續促進宗教間的理解與和平,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顯月法師與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10月25日赴梵諦岡參加宗教盛會,27日拜會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賀忠義。此行正值《我們的時代》(Nostra Aetate)「宗教交談60週年」重要時刻,象徵台灣宗教界在全球信仰對話進程中持續發揮影響力,與天主教會共同回應當代社會對和平與靈性關懷的需求。

賀忠義大使長年關注宗教與文化交流,對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心道法師推動「愛地球、愛和平」的理念懷抱深厚敬意。他表示,早在外交任內初期便已認識心道法師的弘願與實踐,特別讚賞其以宗教對話為基礎,凝聚人心、跨越差異,讓宗教成為和平的力量。賀大使說:「心道法師以慈悲為核心,以行動倡導和平,這樣的信仰實踐令人敬佩,也讓世界看見宗教的正向能量。」

他進一步指出,宗教不應是分裂的界線,而應是連結彼此的橋梁。面對全球衝突與社會撕裂,誠懇的對話與真摯的尊重,是人類共存的出路。賀大使說:「宗教交談不只是理念,而是一種持續的行動,唯有理解與包容,才能創造真正的和平。」

顯月法師代表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感謝賀大使長期支持宗教交流與和平倡議。他表示,心道法師倡導的「尊重、包容、博愛」精神,是基金會與世界宗教博物館持續推動宗教對話的核心價值。「我們希望讓宗教相遇成為一種祝福,讓不同信仰在理解中共榮,在慈悲中共行。」

他進一步分享基金會近年的國際推動方向,包括:以「靈性生態」為核心理念,在緬甸勃固籌設「生命和平大學」,期望透過宗教教育與永續行動,培育兼具信仰深度與全球視野的青年,讓和平教育從理念落實為行動。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馬幼娟表示,此次受邀參與宗教盛會,不僅是對台灣推動宗教對話成果的肯定,也體現世界宗教博物館做為跨信仰交流平台的使命。她指出,博物館自2001年成立以來,始終以展覽與教育推動宗教理解與和平共存。明(2026)年將迎來25週年館慶,屆時將以「靈性生態」為主題策劃系列展覽與國際論壇,延續心道法師倡導的「以心靈回應生態」精神,讓大眾透過展覽與體驗,思考人與自然、信仰與生命的和諧關係。

會談氣氛溫馨而誠摯,顯月法師致贈象徵宗教共融精神的「尊重、包容、博愛、和平」錦旗及紀念品給賀忠義大使,感謝其多年來致力推動宗教對話與文化理解。賀大使表示這份心意極具意義,其中蘊含的和平祝福格外令人中珍視,將持續支持相關倡議,促進更多跨宗教合作與文化交流。

此次會面除回顧《我們的時代》(Nostra Aetate)六十年以來宗教交談的歷程,也為台灣與教廷的宗教文化情誼注入新動能。雙方期待未來共同推動青年宗教教育、和平展覽與永續行動,攜手實踐宗教理解與地球和平的願景。

文、圖/李依如
分享